【答记者问】《关于医疗保障支持中医药发展的十条措施》

信息来源: 泰安市医疗保障局

发布时间: 2021-05-18

浏览量:

字号:[ ] 打印: 分享到:

1、这些措施的突出特点有哪些?

一是政策覆盖面广。《十条措施》涵盖支持中医医疗机构、中医诊疗技术、中医药应用、医保支付方式改革和创新支持中医药服务模式等诸多方面。既有提高中医医疗机构报销比例、扩大异地就医联网结算范围、改革中医优势病种和中医日间病房医保结算等直接惠及民生的“真金白银”,也有解决中医医药机构发展关键问题的举措。诸如扩大医保定点、总额预算倾斜、支持医院中药制剂和中医诊疗项目发展等强有力措施,拓展了医保政策支持的广度和深度。

二是政策支持力度大。这次十条措施对中医药的支持力度是空前的。比如,在支持医疗机构发展方面,针对中医机构规模小、基础弱、收费低等现实情况,明确医保总额分配上要向中医医疗机构倾斜,重点向以中医药诊疗收入为主的中医医疗机构倾斜。在支持中医诊疗技术创新方面,首次提出对部分新增中医医疗服务价格项目,可开辟审核绿色通道,完善优先审核制度,加快新增中医医疗服务价格项目立项。将符合条件的中药配方颗粒、医疗机构治疗性中药制剂纳入医保支付范围。这一系列突破性的政策措施将对我市中医药事业发展起到积极的推动作用。

三是政策要求具体明确。以前医保政策也曾提出提高中医药报销比例,但没有明确过具体比例。本次出台政策明确提出参保人员在定点中医医疗机构住院治疗,医疗费用住院起付标准在现行基础上降低20%,住院医疗费用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支付比例提高5个百分点,最高不超过95%。对省里公布确定的中药配方颗粒,明确按照医保目录“乙类药品”管理,个人首先自付比例为15%。在促进中医适宜技术推广上,明确将治疗性针灸、推拿、中医骨伤、中医肛肠等中医特色优势项目以及中医体质辨识、脉图诊断等适宜新技术纳入医保基金支付范围。

2、医保支持中医药发展措施的出台,我市参保群众能得到哪些实惠?

我市医保工作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以民为先,让人民满意,使人民受益。这次制定医保支持中医药政策,也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努力让政策支持带来的“红利”惠及更多参保群众。

一是提高了群众看病就医的便捷度。《十条措施》明确提出,加快推进医保定点中医院异地就医联网结算,及时将各级中医类定点医院纳入全国异地住院联网结算和省内异地门诊慢病联网结算定点医疗机构范围,最大限度满足群众中医药治疗需求。这就意味着,下步异地联网结算在扩大覆盖面的基础上将进一步向基层延伸,我市参保人员不仅在大城市就医可以联网结算,而且在县乡基层医疗机构也能实现看病就医联网结算。

二是降低了群众医疗费用负担。本次出台政策明确提出参保人员在定点中医医疗机构住院治疗,医疗费用住院起付标准在现行基础上降低20%,住院医疗费用基本医疗保险基金支付比例提高5个百分点,最高不超过95%。降低中医诊疗、中药自制制剂首先自付比例,进一步减轻患者个人经济负担。针对中医花钱少、效果好、简便验廉的特点,开展中医日间病房医保结算管理试点,将24种适于日间病房治疗的中医病种纳入医保支付范围,重点解决符合住院治疗指征、但非治疗时间可以离院的问题。为鼓励中医优势病种发展,将8种中医优势病种纳入按病种收付费管理范围。这些措施既能够保障医疗机构收益,激发医务人员提供中医诊疗服务的积极性,也能够降低群众医疗费用负担,取得群众减负、基金节支、医院受益的多赢效果。

三是满足群众多元化中医服务需求。这次政策明确加快新增中医项目立项审核,及时将新技术、新项目纳入目录管理。将部分治疗性针灸、康复理疗项目纳入医保支付范围,促进中医适宜技术推广应用。将符合条件的中药配方颗粒、医疗机构治疗性中药制剂纳入医保支付范围。这些政策的出台,让群众对中医药服务有了更多的选择。如这次中药配方颗粒纳入医保支付,满足了想用中药治疗而出差多、工作繁忙没有时间煎煮中药的患者需求。


相关文件:关于医疗保障支持中医药发展的十条措施


Produced By 大汉网络 大汉版通发布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