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市医保系统“体系建设年行动”实施方案暨2025年度工作要点
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和二十届二中、三中全会精神及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视察山东重要讲话精神和关于医保工作的重要指示要求,认真落实市委、市政府和省医保局工作要求,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坚持登高望远、奋力争先主旋律,围绕呵护“小的”,照顾“老的”,保障“病的”,支持“新的”,挤掉“虚的”,打击“假的”六大着力点,深入开展“体系建设年”行动,让“五个强抓”更有底色,“五型机关”更显本色,“心级服务”更添亮色,不断增进人民健康福祉,筑牢人民健康根基,为新时代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市建设贡献医保力量。
一、完善党建工作体系,引领事业高质量发展
强化理论武装,深化政治机关建设,加强干部教育培训和监督管理,更新完善廉政风险点及防控措施,常态化开展群众身边不正之风和腐败问题集中整治,加大整治形式主义为基层减负力度,推动党建与业务融合,持续擦亮“医保党旗红 奋力争先锋”党建品牌建设,推动解决一批医保发展所需、改革所急、基层所盼、民心所向的问题。
二、完善医保制度体系,推动多层次保障有序衔接
持续深化“两项”改革,抓好长期护理保险扩面,完善大病保险和救助制度,合理调整大病保险起付标准和评估方式。严格落实困难人群分类救助政策,建立因病致贫重症患者医疗救助机制,健全数据共享机制,持续优化跨部门数据共享申请和审批流程,完善高额费用监测预警机制,实现精准动态监测。推动完善多层次医疗保障,持续加强对“泰安市民保”的指导,推动定制型商业医疗保险可持续发展。
三、完善基金运行体系,坚决守牢医保基金安全底线
强化基金财务管理,加强预算绩效管理,强化基金支出管理。积极推进医保定点医药机构资源优化配置工作,探索出符合泰安实际的定点资源配置整体规划。强化定点机构协议管理。强化内部控制管理和监督检查。扎实推进全民参保计划。.持续强化医保基金监管。落实医保支付资格管理政策,将医保基金监管延伸到“人”。推进医保智能监管系统应用,提升智能监控效能。建立药品耗材追溯码采集长效机制,推动追溯码在医保领域的全场景应用。持续做好线索核查和投诉举报案件处理、医保惠民信用就医、医保智能场景监控系统应用和信用评价工作。持续强化医保基金稽核,加强医保大数据分析,深化反欺诈模型和智能场景监控系统应用。
四、完善协同改革体系,不断深化医保重点领域改革
深化DIP支付方式改革,推进DIP2.0版分组方案的落实。做好目录管理及集采政策落地。健全集采全流程管理机制。巩固拓展集采药品进基层活动成效。完善医药价格管理机制。落实医疗服务项目价格动态调整机制,加快落实国家立项指南,健全以服务产出为导向的价格项目管理机制。加快受理审核新增医疗服务价格项目,对重大创新项目开辟绿色通道。持续开展挂网药品价格风险处置,全面推进定点零售药店和民营医疗机构医保药品价格监测治理,加强门诊统筹定点诊所规范化管理。
五、完善医保服务体系,提升医保公共服务满意度
健全“高效办成一件事”常态化落实机制。加强异地就医结算管理,推动生育医疗费用省内异地就医直接结算。配合省局基本实现职工医保个账资金跨省共济使用。提升医保信息化保障水平。全面开展医保钱包建设,深化医保码全流程应用,推进医保综合服务终端应用,提高医保码结算率。依托全省医保大数据分析应用体系,聚焦国家医保局“一人一档”、“一医一档”等“八个一”工程,打造一批大数据亮点主题。积极开展药品云平台建设,推动实现上线应用。筑牢医保信息网络和数据安全防线,建立健全网络安全管理和技术保障体系。提高医保基金结算清算效率,按照国家和省关于医保基金即时结算政策要求,进一步规范结算清算流程。
六、完善执行落实体系,巩固规范落实年行动成效
加强督促落实,开展重点工作“回头看”,督促责任科室明确补短强弱措施,围绕具有共性的、反复发生的问题组织“回头看”,推动问题得到有效解决。开展“十四五”规划重点任务进展情况评估,高质量推进“十五五”医保专项规划编制。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制定年度普法工作计划,强化规范性文件的合法性审查和公平竞争审查。加大医保宣传力度。完善全市医保部门宣传平台矩阵,实现市县两级医保宣传平台“一张海报”通览,及时发布最新政策、医保动态信息,增强医保宣传效能。